飞鸽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混账东西!”崇祯恨恨的骂道,不过就连他也不知道自己刚才骂的是谁,是无能的边关守将、是空言大义的内阁相公、是让自己饮酒作乐,将政事丢到一旁的皇后与贵妃,还是给自己带来坏消息的胡可鉴。一时间他觉得每个人都可恨,但仔细一想觉得真正的恶人另有其人。到了最后,崇祯的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该不会是因为自己懈怠政事,耽于酒色,上天才用这个来惩罚自己吧?”

一想到这里,崇祯便痛苦不堪,自登基以来,他一向以中兴之主的标准要求自己,宵衣旰食,远离酒色,一心政事,可国势却每况愈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始终在崇祯的脑中回响,对于这个问题,他始终不敢细想,只能归结为朝中文官结党营私,武将畏贼不战,致使屡战屡败。若有几个实心办事的英才,再加上自己的英才独断,定然能扭转国势。而在用谁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现在看来,只有派杨嗣昌出京督师方能扭转局势了!”

宛平县城,东门外。

官道旁密密麻麻的跪满了人,飞腾的尘土下,根本看不清楚。杨嗣昌透过纱窗向外看去,只能看到为首的那人穿着青色官袍和黑纱帽,那是当地的知县,正率领着当地的缙绅迎接刚刚升任兵部右侍郎、左都御史、都督山西宣大军事的自己。所有的人都匍匐在地面,不敢抬头看一眼,如果是过去,杨嗣昌一定会下轿去,喝上一杯壮行酒,赋诗一首,至少也要与当地缙绅说上几句。可此时他的并没有心情,只是用力拍了两下窗边的扶手,示意轿夫们快速通过了。他随行的护卫和幕僚们通过之后,这些官绅们方才从地上站起身来,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好个杨文弱,忒大架子!”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有些不满的抱怨道:“一个兵部侍郎罢了,俺在宛平见得大官儿多了去了,可也没见他这么大架子的!“

”陈公,这你就不知道了!”知县老爷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你知道杨大人此番出京是去哪儿,为啥吗?”

“他是兵部侍郎,自然是为了兵事吧?”那中年汉子用不太肯定的语气答道,旁边的人见有消息可听,赶忙围拢了过来。

“不错!”知县冷笑了一声:“可你知道是哪儿的军事,和谁打吗?”

“听说是西虏!”旁边有人接口道。

“西虏你个头,是东虏!”知县看了看四周,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恐惧的神情,他才继续说了下去:“你们知道吗,就在两天前,东虏就在大同右卫那边破了口,方圆几百里的烽火台都点着了,杨大人此番就是去大同的。这位杨大人是皇上最信重的,这次要是做得好了,指日就要入阁拜相!”知县的声音不大,但是每一个人都听清楚了他没有说完的那半句话——“如果办的不好,只怕就回不来了。”

在幕僚、家人和亲兵的簇拥下,杨嗣昌的大轿迅速通过了宛平县城,来到了卢沟桥上。在这儿,杨嗣昌吩咐轿夫停下来。早有家仆替他掀起帘子,杨嗣昌走出轿子,来到桥边,扶着上面的石狮子头,看了看桥下的永定河水,又看了看西山。只见燕山山脉如一条巨龙,由山西方向奔腾而来,直至大海,郁郁苍苍,俨然王气聚集之所。在北面,在树色与尘埃中,似乎隐隐约约能看到北京城头,那个高高耸起的雄伟影子,大概是广宁门的城楼,在那后面应该就是紫禁城,天子居所。一想到自己此番出师不知道是否能安然回来,再见到京师,崇祯,杨嗣昌的心中就感觉到一阵凄怆,他扭过头去,以免让家仆看到眼角的泪花,吩咐道:“侍候上轿!”

杨嗣昌过了宛平城便一路向西,沿途平易处便乘轿,险峻处就换马,日出便出发,日落星出才休息,只用了七天便到了太原,在当地呆了半天,与当地的官员将领会面,了解了军情之后,方才继续向北,抵达大同。由于他在途中就发出紧急文书命令辖区内的巡抚、兵备道、总兵、副将等大员前往大同,因此当杨嗣昌抵达大同时,除去少数因为路途遥远而无法赶到的人之外,其余人都已经在郊外迎接他了。

“这么说来,形势已经逐渐好转了?”杨嗣昌向下首的山西巡抚陈纯德问道。

“不错!”陈纯德是个湖南人,与杨嗣昌倒是同乡,一口的湖南官话听得杨嗣昌颇为亲切:“按照探子禀告,两天前虏骑就已经不再深入,其中军大营开始向北移动,想必是已经听到督师大人的威名,不敢当王师之锋!”

“呵呵!”杨嗣昌干笑了两声,他自然不相信自己这个小老乡的这番话,好歹他也曾经巡视过京师附近许多军镇,对当时明朝边军与后金军队的战斗力差距还是心里有数的,几年前皇太极可是一直打到北京城下,也没被谁的威名给吓住了。自己要是带着十万大军来倒也罢了,现在就带着几百亲兵,只不过负责协调统一指挥,恐怕那位虏酋皇太极知道了也就打了个哈哈,这种场面话听听也就罢了,要是当真也就是自己傻了。

“我听说这次破边的虏骑里,除了东虏之外,还有不少西虏(明末将女真称为东虏,将蒙古称为西虏),不知是真是假?”

听到杨嗣昌的问题,陈纯德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响,他强笑道:“督师大人,这几年塞外连年干旱,不少蒙古鞑子生活没有着落,被迫南迁,这次东虏破口,有不少鞑子便跟着东虏一起进来抢掠,也什么可奇怪的!”

“是吗?”杨嗣昌冷笑了一声:“我怎么在听说是塞外蒙古各部推举虏酋皇太极为大汗,跟随他一同破口,这等大事,莫非巡抚大人一点都不知道?”

“这个,这个——“陈纯德额头立刻冒出汗珠来,他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建州女真的崛起本身就和库登汗(达延汗的孙子,林丹汗的曾祖父)率领察哈尔部东迁有关,努尔哈赤建国后,就想尽一切办法拉拢蒙古诸部,一来壮大自身实力、二来也避免多面作战的窘态。但直到努尔哈赤去世为止,大多数蒙古部落还是站在后金的敌对一方。

喜欢大明1630请大家收藏:(www.fgsy.net)大明1630飞鸽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飞鸽书院推荐阅读: 新书我是木匠皇帝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战场合同工汉末文枭系统派我来抗战我在大唐有块田葬汉神话版三国唐朝九千岁雪狼出击奋斗在沙俄夺盛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天唐锦绣大国重坦抗战从瞄准开始大明镇海王浴血兵魂天官穿越成皇子开局却被贬为庶人白玉香无痕三国小侯爷三国之女将军团汉末大召唤崇祯十五年极品佞臣偷香大唐孽子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大秦:开局邀请祖龙造反我大哥叫朱重八回到明朝做塞王随波逐唐人类群星辉煌时楚书,太祖皇帝本纪大明铁骨兴汉使命从史前开始打卡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终宋唐朝好太子汉祚高门人在大秦,已成渭水河神大秦:开局抓了嬴政和赵云万象朝宗红楼名侦探世子的崛起特种兵:我的一万种人格融合了史上第一跨国集团
飞鸽书院搜藏榜: 吃货混大唐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大唐从救下李二开始大秦:开局邀请祖龙造反朝为田舍郎真不是软饭皇帝啊大明:天子镇国门逆袭水浒传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九生无憾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大明1593南宋之中华鼎盛大唐历险传夜郎传奇第一村汉末文枭我大哥叫朱重八甲申国难抗战之狙杀行动带着军需来大明抗日之铁血纵横士兵突击成最强少爷无所不能十里洋场之暗影大明从慎重开始特种兵争霸在明清穿越三国之我有修改器唐时明月宋时关战国王天下三国狼烟行我是史上第一败家子相魏楚汉无双北宋有个好弟子极品奴才大唐皇太子盛唐剑圣血帅回到明朝做塞王大秦:老赵,我真的不是仙人苍天圣道三国:朕的大汉江山愿天下再无穿越者抗日传奇独立排定居唐朝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扶蜀唐潮风暴钢铁皇朝
飞鸽书院最新小说: 我就是要做皇帝奋斗在新明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血帅极品邪帝大唐全才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抗日之兵王纵横盗宋开国功贼奉天承运远征军之溃兵兄弟超级大独裁者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抗日之横扫天下江山如此多骄边戎铁血骠骑猎日神刀极品皇帝大宋极品国师吕氏皇朝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宋起波斯湾大周权相杀手特种兵特种兵争霸在明清大清弊主燃烧的海洋霸宋西门庆穿越之纵横大唐巨浪闯王李自成新传宋世流芳特工之回到清朝抗日大汉奸回到古代当将军超级系统在初唐千宋民国军火商人三国好孩子大唐魔法师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